汉语词典 - 现代汉语词典在线查询,海量四字词语大全 手机版
网站首页 昆仑的意思
kūnlún

昆仑


繁体崑崙

拼音kūn lún

注音ㄎㄨㄣ ㄌㄨㄣˊ

时间2022-10-30 11:43:00

浏览0


词语解释

昆仑 [ kūn lún ]

1. 亦作“昆侖”。

2. 古代亦写作“昆仑”。昆仑山。在新疆西藏之间,西接帕米尔高原,东延入青海境内。势极高峻,多雪峰、冰川。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。古代神话传说,昆仑山上有瑶池、阆苑、增城、县圃等仙境。

3. 古代西方国名。《书·禹贡》:“织皮,昆侖、析支、渠、搜,西戎即叙。”孔传:“织皮,毛布。有此四国,在荒服之外,流沙之内。”一说此指昆仑山。孔颖达疏引郑玄曰:“衣皮之民,居此昆仑、析支、渠搜三山之野者,皆西戎也。”

4. 古代泛指中印半岛南部及南洋诸岛各国或其国人。

5. “昆仑奴”的省称。

6. 泛指奴仆。

7. 特指昆仑奴磨勒。

8. 古代称皮肤黑色的人。

9. 指玉制酒器。

10. 酒名。“昆仑觞”的省称。

11. 道教语。指头脑。

12. 脐之别名。


国语辞典

昆仑 [ kūn lún ]

1. 山脉名。参见「昆仑山脉」条。

2. 山名。参见「昆仑山」条。

3. 古代泛指中南半岛南部及南洋群岛一带的居民。为现今的马来人种。见《旧唐书·卷一九七·南蛮西南蛮传·林邑传》。

4. 称皮肤黑的人。

《晋书·卷三二·后妃传下·孝武文李太后传》:「时后为宫人,在织坊中,形长而色黑,宫人皆谓之昆仑。」

5. 道家称头为「昆仑」。见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·卷一二·上部经》。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