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 - 现代汉语词典在线查询,海量四字词语大全 手机版
网站首页 浑然的意思
húnrán

浑然


繁体渾然

拼音hún rán

注音ㄏㄨㄣˊ ㄖㄢˊ

时间2022-04-11 00:20:34

浏览0


词语解释

浑然 [ hún rán ]

形容混同在一起不可分割。

浑然不觉。 浑然不理。

completely;


国语辞典

浑然 [ hún rán ]

1. 不分明、不可分别的样子。也作「混然」。

《后汉书·卷八〇·文苑传下·赵壹传》:「浑然同惑,孰温孰凉?」

2. 完全、全然。

唐·韩愈〈至邓州北寄上襄阳于相公书〉:「浑然天成,无有畔岸。」


引证解释

1. 完整不可分割貌。

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针砭》:“凡背面二器相合,则浑然全身。”

2. 全然;完全。

《西游记》第一回:“几树青松常带雨,浑然相个人家。”
鲁迅 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第二四篇:“宝玉 纯朴,并爱二人无偏心, 宝釵 浑然不觉,而 黛玉 稍恚。”

3. 糊涂不分明貌。

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下·赵壹》:“浑然同惑,孰温孰凉?邪夫显进,直士幽藏。”

4. 浑沌貌。参见“浑沌”。

唐 柳宗元 《天说》:“彼上而玄者,世谓之天;下而黄者,世谓之地;浑然而中处者,世谓之元气。”

5. 质朴纯真貌。

宋 周煇 《清波杂志》卷五:“浑然忠厚之气,可敬而仰之。”
明 方孝孺 《与苏先生书》之二:“徐公 之文简质典重有浑然之气。”
清 采蘅子 《虫鸣漫录》卷一:“孔子 大圣,浑然天真。”

6. 形容无知;糊涂。

叶圣陶 《城中·病夫》:“他们是浑然的猪!是蠢然的狗!”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