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 - 现代汉语词典在线查询,海量四字词语大全 手机版
网站首页 耳耳的意思
ěrěr

耳耳


拼音ěr ěr

注音ㄦˇ ㄦˇ

时间2022-04-10 23:00:33

浏览0


词语解释

耳耳 [ ěr ěr ]

1. 众盛貌。

2. 《三国志·魏志·崔琰传》:“与训书曰:'省表,事佳耳!时乎时乎,会当有变时。'……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者,太祖怒曰:谚言'生女耳','耳'非佳语。'会当有变时',意指不逊。于是罚琰为徒隶。”后因以“耳耳”表示有所不足之辞,犹言罢了罢了。

3. 挺拔貌。


国语辞典

耳耳 [ ěr ěr ]

1. 尔尔,盛多的样子。

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「龙旗承祀,六辔耳耳。」

2. 挺立的样子。

宋·梅尧臣〈得余干李尉书录示唐人于越亭诗因以寄题〉:「南斗戛湖波不起,长刀剡峰碧耳耳。」

3. 不满足的语词,相当于如此、而已。

如:「素闻他胆识过人,今见不过耳耳。」


引证解释

1. 众盛貌。

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:“龙旂承祀,六轡耳耳。”
毛 传:“耳耳然,至盛也。”
明 宋濂 《拟晋武帝武功颂》:“皇华载遣,六轡耳耳。”

2. 后因以“耳耳”表示有所不足之辞,犹言罢了罢了。

《三国志·魏志·崔琰传》:“与 训 书曰:‘省表,事佳耳!时乎时乎,会当有变时。’……有白 琰 此书傲世怨谤者, 太祖 怒曰:谚言‘生女耳’,‘耳’非佳语。‘会当有变时’,意指不逊。於是罚 琰 为徒隶。”
宋 苏轼 《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》之一:“平生无一女,谁復嘆耳耳。”
元 柯芝 《耳耳》诗:“耳耳非佳语,陆陆难为颜。”

3. 挺拔貌。

宋 梅尧臣 《得馀干李尉书录示唐人干越亭诗因以寄题》诗:“南斗戛湖波不起,长刀剡峯碧耳耳。”


词语组词

近音词、同音词